試管受孕 改變生育模式

2013.03.29

試管受孕 改變生育模式 報導/諶淑婷  http://www.mdnkids.com/nie/?url=nie_indicate/Unit7/   為了嬰兒的誕生,母親身體中的卵巢,每月都會排出一顆成熟卵子。當父親的精子進入母親的子宮時,就會游入輸卵管壺部,與卵子會合。受精後的受精卵開始分裂成胚胎,並藉由輸卵管蠕動及纖毛擺動,慢慢移到子宮腔著床。花上九個月的時間,慢慢長大成形,新的人類等待出生。   但不是每個受孕過程都很順利,有時因為媽媽的輸卵管堵塞、卵子數量太少,或是爸爸的精子不夠健康,導致無法成功懷孕,這時就必須借重各種人工受孕技術,試管嬰兒就是其中一項。不孕症專科醫師蔡鋒博解釋,醫師會先將卵子與精子分別從媽媽、爸爸的體內取出,在試管中以人工進行受精過程,再把分裂的胚胎放回媽媽子宮裡,繼續懷孕過程。他說:「其實只有三到五天不在媽媽肚子裡,而且是在培養皿中進行受精,而非試管內。」   一九五○年華裔中國人張明覺,利用兔子率先成功進行了體外受精技術,愛德華茲獲知後,相信人類也能以體外受精方式孕育出新生命。但兔子與人類的懷孕構造完全不同,他必須從頭進行研究。他找史戴普托合作,藉由史戴普托的醫學專業內視鏡手術,成功從女性卵巢取出卵子,一步步的成功與精子結合,培育出健康的受精卵。   一九九三年,比利時成功把單一精子注射到卵子,解決了男性精子數量不足的問題,發展出第二代試管嬰兒。英國漢迪賽得也發展出「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篩檢」技術,藉由染色體的篩檢,事先把有遺傳性疾病的胚胎去除,成為第三代試管嬰兒。   雖然讓不少家庭嘗到迎接新生命的快樂,但試管嬰兒始終爭議不斷。許多人或宗教家認為試管嬰兒違反了自然定律而排斥,甚至出現「醫師取代上帝造人」的批評。連當時的英國政府都斷絕提供愛德華茲和史戴普托的研究經費,迫使他們自創試管嬰兒中心,刻苦的堅持研究。   第三代試管嬰兒更引起嚴重的道德爭議,有人認為篩檢掉可能罹患遺傳性疾病的受精卵,就等於人工「挑嬰兒」。有帶病基因的胚胎不代表未來一定會發病,丟掉受精胚胎更有藐視人權的問題。蔡鋒博說,目前法律已禁止試管嬰兒篩選胚胎性別,但隨著技術發展,未來勢必會出現「訂做完美無缺的孩子」的要求,一切還是有賴人類以智慧來評斷。   「發明試管嬰兒技術,比讓人類登上月球還偉大。」蔡鋒博說,雖然太空科技、軍事發展都很引人注目,但不如試管嬰兒創造了數百萬新生命令人喜悅,愛德華茲和史戴普托為了全人類的福祉而努力。   近年來生育率降低,不少醫師建議政府仿效其他國家,把昂貴的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等納入生育補助方案。以南韓為例,二○○五年推動「部分補助試管嬰兒計畫」,隔年生育率從一點零八增到一點一三,增加一萬四千名新生兒,二○○七年生育率更提高到一點二六。   有人分析諾貝爾醫學獎在此時頒給愛德華茲,正是反映現代社會對少子化的擔憂,提醒各國政府更重視人口發展政策。 編輯臺觀點   愛德華茲曾說:「人生最重要的事是生兒育女,孩子是最特別也無法超越的。」他對自然受孕過程的專業,發展出體外受精、培育胚胎等技術,加上從不放棄的堅持,在失敗八十多次後才迎接成功,劃時代的改變了人類傳宗接代的天賦模式。 新聞導讀   二○一○年諾貝爾醫學獎上週揭曉,根據自由時報報導,由有「試管嬰兒之父」之稱的英國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獲得。發明試管嬰兒受精技術的他,讓全球不孕症夫婦得以享受天倫之樂,但當年和他一起樹立人類生殖醫學史里程碑的史戴普托醫師,已在一九八八年過世,無法共享殊榮。   八十五歲的愛德華茲發明試管受精技術,被喻為是「現代醫學發展的里程碑」。從一九七八年第一名試管嬰兒露薏絲.布朗在英國誕生,至今已有四百萬名試管嬰兒出生。如今一對不孕症伴侶能藉由試管受精技術得子的機率是五比一,與健康伴侶自然受孕的機率相同。   愛德華茲從一九五○年代開始研究試管受精技術,一九六八年他與婦產科醫師史戴普托共同發展出讓卵細胞體外受精的方法。一九七二年嘗試將胚胎放回母親子宮,直到一九七七年終於嘗試成功,隔年順利誕生全球第一名試管嬰兒。   愛德華茲曾說︰「露薏絲的出生意義深遠,我們必須對抗許多反對人士,但認為這個理念是可行的。」 讀報熱線   喜歡今天的新聞嗎?歡迎來信和記者分享讀後心得或疑問。a0202@email.mdnkids.com 鄭宛軒 苗栗縣大埔國小   ■羅伯特‧愛德華茲是許多渴望有孩子,卻沒能力自己生產的母親的恩人。雖然他曾經失敗,最後還是被肯定,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讓我佩服,要向他學習。 詹珺涵 高雄縣翁園國小   ■試管嬰兒技術可以幫助不能生孩子的爸爸媽媽,擁有自己的小孩,應該是一件帶給人們幸福的事。這項醫學技術發明人獲得諾貝爾獎,證明了只要肯排除萬難,堅持走自己的路,還是會獲得掌聲。 上週讀報回響 珍惜水資源 鄭雅婷 臺北市懷生國小   ■看到學校的水龍頭沒有關,我會主動關好,因為水是自然資源,不應隨便浪費。臺灣這麼常下雨的國家都有缺水危機,世界上一定有更多國家缺水,所以要愛惜水資源。 讀報講堂 醫療技術 造福不孕父母 簡僑緯 臺北縣三峽國中教師   有些人因為先天或後天因素而無法生兒育女,但是透過醫療技術,可以讓更多喜歡孩子的父母,孕育自己的小寶貝。試管嬰兒的出現,讓我們看到科學家為了人類福祉的奉獻與偉大。 受孕過程中,無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受孕和人工試管嬰兒的懷孕過程有何差別? 第三代試管嬰兒引起什麼爭議? 關於試管嬰兒的技術,有人贊成,也有人反對,你的看法為何?請說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