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培育出精子 治療不育症有望突破
2012.11.12
試管培育出精子 治療不育症有望突破
精子成長的時間可達一個月以上 日本橫濱大學的科學家成功地在實驗室培養出健康的精子,希望這一技術最終能幫助患不育症的男性能夠有孩子。 研究人員對老鼠所做的試驗結果顯示,那些精子能用來繁殖健康的、有生育能力的後代。 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這份報告說,這一技術將作為未來的臨床應用平台。 但一名英國專家警告說,必須非常謹慎,在這方面還有許多研究要做。 日本橫濱大學的研究小組稱,精子的生長是身體所有東西中生長過程最長和最複雜的之一。 在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體內,精子的生長過程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超過一個月,這導致科學家試圖在實驗室裏生產健康精子的努力屢遭失敗。 所以研究小組放棄了使用單個細胞來培養精子的做法,而是使用睾丸切片。他們比喻說,就像用一整瓣桔子,而不是桔子汁。 這一睾丸切片被放在營養和精子成分中,培養期達兩個多月之久。 癌症病人的希望 一些治療癌症的方法,比如化療和放療,都可能導致人體精子的產量和質量下降。 雖然癌症病人可以在接受治療前冷凍自己的精子,但這種做法有許多局限,比如冷凍過程可能出錯,而且對未到生育年齡的年輕男性也不適用。 而橫濱大學研究小組的實驗成果顯示,老鼠的睾丸在被冷凍一段時間之後取出來後,仍然能生產精子。 美國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兩位教授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評論說,這一技術是在實驗室培養健康精子的艱難征途上向前邁進的關鍵一步。 英國謝菲爾大學的一名男科專家則認為,雖然這一成果很重要,但必須謹慎,因為生物學上的「物種特異性」意味著,在這一物種身上的成功試驗,在另一物種身上可能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