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膚細胞造卵 老鼠成功產子
全球首例 人類可望「訂製」寶寶
【陳怡妏╱綜合外電報導】日本京都大學研究人員以老鼠的皮膚細胞成功培養出卵子,並生下健康的小老鼠,為全球首例!未來此技術可望應用在人類身上,協助因病或年紀太大喪失生育能力的女性孕育下一代,甚至篩選基因,「訂製」理想中的寶寶。
美國知名《科學》(Science)期刊前天報導,京都大學齋藤通紀教授率領的團隊,取出母老鼠腹中胎兒的皮膚細胞,改造成萬能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又稱iPS細胞)。
長大具有生殖能力
「誘導多能幹細胞」再誘導分化成可產生卵子或精子的「原生殖細胞」,再混合卵巢細胞,去「重建卵巢」,之後再移植到母鼠體內,4周後取出卵巢產生的卵子,進行人工授精。
研究人員在10隻母鼠體內,共植入163個用皮膚細胞變成的受精卵,其中2隻母鼠生下3隻健康的小老鼠,且這些小老鼠長大後都具有生育能力。但成功率約僅1.8%,比植入一般受精卵的12.7%成功率低得多。
京都大學去年8月曾用相同手法,讓沒有生育能力的公鼠產生精子,並用來讓卵子受精,生下健康的小老鼠。
技術可助不孕婦女
參與研究的京大副教授林克彥表示,目前的程序「太沒效率」,要用在人類身上「還早得很」。科學家必須先克服老鼠和人類生理構造的不同,將先在猴子身上進行實驗。
但此技術未來可望用來幫助全球數百萬不孕婦女達成生小孩的心願,但礙於技術和道德問題,短期內恐怕很難看到應用在臨床醫學上,因研究人員必須在實驗室製造、甚至銷毀人類胚胎,可能引發道德爭議。
「像拿孩子做實驗」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專門研究卵子發育的克拉克呼籲,政府應該「即刻」開始研議相關政策。
但也有專家懷疑在人類身上是否真的可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幹細胞計劃主任哥斯坦說:「我很擔心這樣製造下一代是否安全,感覺很像在拿孩子們做實驗。」
生育不限年齡惹議
美國史丹佛大學法學教授葛瑞里認為,用皮膚細胞製造卵子要比現行採集人類卵子要簡單得多,未來20到40年內,人們可能甚至會開始訂製寶寶,分析胚胎基因,剔除致病基因,甚至決定寶寶髮色等外在特徵。
另外一個可能的爭議是,當女性不管幾歲都可以生小孩,到底幾歲當媽算太老,都是發人深省的問題。
報你知 誘導多能幹細胞
誘導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簡稱iPS細胞)是人造的新型萬能細胞,是用人體皮膚等細胞人工培養而成的多功能細胞,可以被誘導分化成生殖、肌肉、血液等各式各樣的細胞和組織器官,由於是用患者自身的細胞培養出來的組織,不會被身體排斥,可望用來恢復因為意外或生病喪失的身體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