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自慰”是真實存在的嗎?

2015.03.20

胎兒“自慰”是真實存在的嗎? http://baobao.sohu.com/20150225/n409140449.shtml   真實案例: 據台灣“今日新聞網”11年4月的報導,台灣一名孕媽咪在婦產科產檢時,通過超音波意外觀察到了27週的男胎兒竟然正在自慰,生殖器還會勃起,這位準媽媽看了又好笑又害羞。對此,婦產科醫生蔡鋒博表示,胎兒手淫是正常現象,只是難得被超音波照到拍下,畫面得來不易。    蔡鋒博醫生指著一名34歲的孕婦在產檢時拍下的畫面稱,“這手像三隻爪,這是龜頭,這是陰囊,勃起的反射動作在薦椎(人體部位),所以他摸,不小心去碰到陰莖,他有快樂、快樂又摸、摸又快樂,所以變成一個循環,生殖器最終硬起來。”蔡鋒博表示,文獻上紀錄,最小有自慰行為的腹中胎兒是24週。 蔡鋒博表示,嬰兒出生之後的2周至3歲間,也有部分男嬰會有自慰現象。小孩子自慰可能只是單純尋找刺激,超音波也曾拍下小孩子微笑的畫面,這次拍下“自摸”,實屬罕見。   相關研究: 其實,早在90年代,國外的研究者們就通過超聲波成像發現16周大的男性胎兒有勃起反應(Haffner,1999;Martinson,1994;Parrot,1994)。 《美國婦產科學雜誌》也曾記錄了一位女性胎兒自慰的全部過程,研究者看到一個32週的女性胎兒用右手手指觸摸外陰,主要是集中在撫摸陰蒂的區域。這一活動持續了30-40秒,過了一段時間又再次開始,並伴隨著骨盆和雙腿的活動。在之後,胎兒的軀乾和四肢的肌肉呈現出達到高潮的肌肉痙攣,最終放鬆休息,這一過程持續了近20分鐘。人們猜測,從這一時期開始,女性胎兒已經可以分泌陰道潤滑物,陰蒂也已經可以勃起了,只是這些反應並不容易觀察到。   不僅僅是胎兒 嬰兒也會自慰 在子宮內,胎兒自慰可以讓他們獲得放鬆和愉快。出生之後,嬰兒對身體的各個部分都感到好奇,他們通過觸摸或者被觸摸而體會到興奮,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了解自己的身體。而由於末梢神經分佈集中,生殖器的撫摸會更容易令嬰兒感到興奮。 在對嬰兒活動的研究中,經常可以觀察到嬰兒通過自己觸摸外生殖器而產生的“性興奮”。有研究者記錄了一位4個月大女嬰的性興奮活動,還記錄了23位3歲以下女嬰通過自我刺激達到“性興奮”的情況。也有研究者估計,至少有一半4歲以下的男嬰體驗過性興奮的刺激。同時,無意識的陰莖勃起以及陰蒂脹起也會時有發生。 曾經有一些年齡3個月到3年的孩子出現了肌肉痙攣、身體扭曲、面紅耳赤以及發出呻吟聲等症狀,家長非常鬧心,懷疑自己的孩子出現了運動功能紊亂症,後來確診這些表現只是因為孩子通過自慰而達到了興奮的狀態。家長很難辨別嬰兒的自慰活動,因為有些時候嬰兒自慰並不直接“上手”,而是通過與大腿的摩擦或是通過摩擦嬰兒床。 博爾內曼(ErnestBorneman,性學界大牛,還玩爵士樂、寫小說,曾獲赫希菲爾德性學獎)的一項歷時20年對於4000多名孩子的研究發現,對於那些在嬰兒時期自慰的孩子,他們的運動能力,特別是動手能力發展得更好更快。這大概可以提醒我們,要想使我們的各個器官有效的發揮作用,還是早點練習為好。 (文章部分信息來自果殼網)   專家觀點   李月萍 兒童保健學碩士學位,中華預防醫學會早產兒優化發展工程——寶籃貝貝兒童優化發展中心主任,婦幼保健院母嬰健康中心主任。兒童早期發展專家、兒科主治醫師。 胎兒自慰行為真的存在家長不必過分在意 其實,胎兒的撫摸陰蒂或者龜頭的行為多數是沒意識的行為,與我們通常認為的自慰不同。這些過程沒有性快感的因素,更與情慾無關。研究者普遍認為,胎兒以及嬰兒的自慰行為與他們吮吸手指頭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單純的出於好奇或者尋求愉快的目的。因此,家長也不必特別在意這件事。 胎兒自慰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爸爸媽媽們應該以平和、開放的心態來看待這件事情。其實,過了胎儿期,我們仔細觀察嬰幼兒或兒童的行為,會發現幼兒會彼此擁抱、撫摸、親吻對方,也會觀察彼此的生殖器,甚至會爬到對方的身體上等等。他們的這些行為本身是非常正常合理的,但卻常常被以成人或社會化的眼光闡釋,甚至會被大人阻止、喝斥、嘲笑。大人們的這些誤解、斥責等不恰當的反應,會讓孩子誤認為他們做了壞孩子才會做的事,並因而產生罪惡感,這種心態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對性的認知,會妨礙他們成人後在性和愛方面的接受和給予,甚至會影響他們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因此,我們希望家長朋友們​​以更單純和平常的心態看待這類現象,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及時的引導孩子了解性,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有關兩性關係的認知,並教給他們自我保護防侵犯的知識。 陪伴寶寶快樂成長——父母課堂(微信號:fumuketang)。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天都可以獲取更多育儿知識、早教資源、教養智慧、親子閱讀,父母掌握一點,孩子受益一生。教子探討無止境,讓我們一路同行。父母課堂,會一直陪著你和寶寶一起快樂的成長。 打開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fumuketang”,獲取更多育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