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年輕化 輕熟女罹病增

2015.04.16

 

子宮頸癌年輕化 輕熟女罹病增

早打疫苗保護高 少女可減1劑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150305/36418068/
2015年03月05日 
 
 
 
更多專欄文章
天啊,我還這麼年輕!(設計對白)

子宮頸癌以往好發40~49歲的中年婦女,不過根據衛福部台灣子宮頸癌統計發現,2011年逐漸出現另一個罹病高峰在30~39歲,有年輕化趨勢。台北榮總婦科主任、現任台灣婦癌醫學會屠乃方理事長昨(4)日表示,可能原因推論與性行為年齡下降有關,導致女性初次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簡稱HPV)的年齡降低。另據世界衛生組織於2014年的建議報告指出9~14歲施打2劑疫苗,防護效果與3劑相同。報導╱王璐華 攝影╱施偉平

 

 

 

 

看新聞不加蘋果粉絲團對嗎?!
 
 
 

台灣自從民國84年開始推動子宮頸抹片篩檢,其發生率已由民國81年的每10萬婦女27人下降至17人。此外,子宮頸癌也是目前唯一可有效透過疫苗預防的癌症。不過屠乃方醫師表示,仍有許多婦女「除了生產以外,根本沒看過婦產科」,更遑論每年做抹片檢查,但其實許多女性都曾經由性行為感染HPV,其中5成屬致癌型,99.7%罹患子宮頸癌是因為反覆感染致癌型HPV所致,因此建議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的3年後就應每年做抹片檢查。 

 

【先了解】早嘗禁果風險高

年輕女性因為子宮上皮細胞未發育成熟,發生性行為較易感染HPV。屠乃方醫師解釋,由於每位女性的發育狀況不同,一般來說初經年齡與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的時間越接近,感染機會較高;此外,抵抗力差、接觸HPV易感染者,以及性伴侶人數多,和即將步入更年期,約40~49歲婦女,因荷爾蒙改變者,均有較高風險。 



【這樣做】曾性行為需抹片

台灣罹患子宮頸癌婦女有年輕化趨勢,與女性普遍認為超過30歲才需要做子宮頸抹片的迷思也有影響。屠乃方醫師解釋,感染HPV的5年後就可能罹癌,因此建議初次發生性行為的第3年後,即便未達30歲也可考慮每年自費做檢查,以早期篩檢疾病。 



發現病徵需就醫

屠乃方醫師坦言,較常見的子宮頸上皮細胞癌,多能透過定期抹片檢查早期發現,但病灶位於較深處的子宮頸腺癌則不易篩檢,因此女性仍應留意相關病症,若發現不正常的陰道分泌物、出血或是局部疼痛,甚至是血尿、血便,應盡速就醫。 



少女可少打1劑

年紀輕、未曾發生性行為施打子宮頸疫苗的效果較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於去年5月的建議報告發布,9~14歲少女施打兩劑疫苗,即初次施打後隔6個月後再打第2劑,效果與過去建議施打的3劑疫苗效果相同,台灣也於今年2月核准子宮頸疫苗的2劑時程。 



仍需做抹片檢查

疫苗效果可維持10年以上,但並非10年內都不需做抹片,因HPV型別有200多種,整體而言,其保護力約7成至9成多,仍並非完全無罹病機率,因此最好每年做抹片檢查,有效防堵子宮頸癌。 



【醫師說】

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 屠乃方醫師
無法判斷男性是否帶有HPV,因此曾經發生過性行為的女性,透過疫苗與抹片自保相當重要。 


模特兒╱蔡妤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