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取不到卵子? EFS

2012.11.07

 「空包蛋症候群」(Empty follicle syndrome)是指試管嬰兒治療中針對許多成熟的卵泡抽吸,只吸出卵泡液而其中卻不含有卵子細胞稱之。講白了就是有很多成熟卵泡,但就是取不出卵子。發生率約萬分之五至百分之三不等。

   

    以色列的Shalev發表的「空包蛋症候群」治療成功個案,令我感到振奮!一位24婦女做二次人工授精(IUI)不成功,轉做試管嬰兒,前七次依照多種誘導排卵(包括:超長、長、短及拮抗療程)有四次完全取不到卵,有三次勉強取出一至四顆不成熟的卵子,最後都以失敗收場。

    該婦女在第八次試管嬰兒接受拮抗療程加上新型破卵針搭配傳統破卵針一起使用,後在40小時後取卵,順利取得18顆成熟卵子,植入兩顆頂級胚胎,成功懷孕並生下健康男寶寶。

    Shalev也回顧過去「空包蛋症候群」的個案發表,認為「空包蛋症候群」一部分和年紀較大、遺傳、打錯排卵針或不明原因...等有關。但仍有不少病人可能和本身體質有關,正常人99%以上打破卵針後的35-37小時卵子已經成熟,因此很容易被取出,而這類病患的卵子異於常人,卵子成熟的時間比正常人慢了三、四個小時,因此遇到此類患者,可強烈考慮破卵針提早四個小時使用,如能取出成熟卵子,則有更大的機率成功懷孕。

 怎麼會取不到卵子? EFS

醫學上有一個很賴皮的診斷:叫做空卵泡症候群。空卵泡症候群很有爭議性,甚至有人稱它為「國王的新衣」,甚至有人稱空卵泡症候群為「已經死亡」。沒有這回事。但的確國外有案例發生。一對姊妹因基因突變,黃體生成素、絨毛刺激激素的接受體基因LHCGR突變,他們兩姊妹怎麼取都取不到卵子,博元婦產科也有一對姊妹花陳姓小姐一模一樣,我們曾經遇過一個案例,一個氣質美女女大生,AMH二點多,要捐給不孕症病人,為了取得較多的卵子,我們打針的劑量較重,在打破卵針的當天E21279,取卵當天取卵過程順利,但沒有半顆卵子,實驗室報告沒有卵子,有些卵泡有散見的顆粒細胞,醫生、護士、不孕症病人、捐卵者都十分的扼腕,為什麼會這樣?會不會捐卵者打破卵針的時候沒打?會不會破卵針廠牌不對?會不會提早排卵?會不會這個女大氣質美女本身卵巢反應不佳,導致空卵泡症候群?要怎麼辦呢?1.改變打排卵針的廠牌,2.變打破卵針的廠牌,3.破卵針由院方施打,不交由病人自己打,4.打完破卵針隔天,驗小便HCG,確定呈現2條線